根据中央、省、市关于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相关要求,现将我局落实省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反馈意见(序号32)整改销号情况公示如下:
一、反馈意见建议
在固废清理和监管上存在部门重视不足、源头管控不紧、设施建设不齐、日常监管不严等问题。
二、整改目标
巩固“清废行动2018”及长江经济带固废大排查行动工作成果,构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三、整改措施
1.开展重点区域存量固废排查。坚持以沿河、沿湖等区域为重点,组织经信、环保、卫健等部门,深入乡镇、社区、企业一线,对辖区内所有涉及固体废物产生、处置的企事业单位进行源头和处置能力拉网式清查。组织交通运输部门对危险废物运输开展全面排查。全面摸清全市固体废物(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建筑垃圾等,不包括生活垃圾)的存量和污染现状,查清固体废物产生、贮存、转移、处置等基本情况,推进我市固体废物申报登记工作。
2.开展危险废物、医疗废物专项整治。严厉打击非法转移、倾倒、利用处置危险废物和非法排放有毒有害污染物、违法违规存放危险化学品等违法犯罪活动。严格执行医疗废物管理暂行规定等制度,禁止向河流、渠道、水岸及其最高水位线以下的滩地和岸坡等禁止倾倒、堆放废弃物的地点倾倒、堆放固体废物。
3.研究控制固体废物污染防治的日常监管及应急处置措施,构建固体废物污染防治长效机制。
四、整改完成情况
1、对标环保要求,加大环保设施投入。指导支持一批重点骨干企业升级环保设施,采用更加成熟和先进的治理技术。如华鑫冶金投入7600万元建成全封闭料场,有效提高矿渣利用水平;湖北凯力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安全环保投入达到155万元,有效减少工业固体废物排放,切实提高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率。
2、开展全面调查,提高塑料制品利用率。经摸排,各地涉塑料产品企业主要有13家,其中随县5家,广水4家,曾都区2家,高新区2家。我们按照相关工作要求,指导企业完善相关处理工艺,制定废塑料综合利用管理制度,并将该项工作贯穿塑料产品生产、使用和回收处置等各个环节,积极拓展综合利用方式,通过多渠道、多途径利用,力争做到“吃干榨尽”。
3、坚持减量化再利用,提高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一是按照《市经信局关于做好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工作的指导意见》,推动工业固体废物资源综合利用,建立工业固体废物污染防控长效机制。二是积极发挥政策激励作用,落实《随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对新上节能减排项目的企业予以补贴,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有效推动资源综合利用。三是推动水泥、钢铁等工业窑炉、高炉实施废物协同处置,加快上下游产业资源循环利用。金环水泥、华鑫冶金等一批企业固废回收利用率达到90%以上。随县金环水泥投资4800万元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生产水泥和混凝土及砂浆项目,年可生产再生机制砂石30万吨,干混砂浆15万吨,商砼30万立方。
4、壮大新兴产业,减少工业固废排放。选择移动互联及智能终端、集成电路及新型显示(康美电子)、生物医药(健民集团)、智能制造装备(毅兴智能)、应急救援装备(程力、齐星、江南等)、新型功能材料(金龙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金环水泥)、清洁能源、新能源专用汽车等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对从事新兴产业的传统转型企业、龙头企业、潜力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从源头减少高耗能、高污染的项目落户。
5、实施技改提能,加快先进工艺应用。一是鼓励新煌循环资源公司投入10亿元,开展废铁、废钢、废铝回收利用,打造鄂北资源循环利用示范基地。二是积极宣贯绿色制造体系政策,鼓励企业打造绿色工厂,发展循环经济。三是引导企业广泛应用节能减排先进技术装备,督促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技术装备,促进随州工业经济实现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四是大力引进以固体废物回收利用为主的项目,实现政企双赢。
五、下一步持续深化整改措施
下一步,我局将始终坚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引导我市工业经济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果公众对该问题整改公示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2021年11月11日-2021年11月17日)向随州市经信局反映。联系电话:0722-3596561。
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2021年11月1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