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产业是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核心标志,专用汽车产业则是衡量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和汽车工业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从20世纪60年代起步,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随州以专用汽车为核心的汽车产业已成为湖北省汽车工业格局中的一个重要节点,发展势头强劲,未来前景广阔。
一、“十一五”时期随州汽车产业的基础与现状
“十一五”以来,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坚定实施“工业兴市”战略,在国家与湖北省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支持下,呈现出速度加快、结构改善、效益提高、后劲增强的良好态势。随州现已发展成为我国专用汽车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并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
(一)“十一五”时期随州汽车产业取得的显著成就
1、总量快速增长,支柱产业地位更加突出
截至“十一五”期末,全市汽车产业规模以上企业118家,较“十五”期末的57家增长了1.07倍,年均增长率15.66%。全市专用汽车企业进入国家公告目录19家,产销过亿元的企业26家,其中过5亿元的企业6家、过20亿元的企业1家。汽车产业成为随州第一个产值过“百亿”的产业。“十一五”期末全市专用汽车产量7万辆,较“十五”期末的1.37万辆增长了4.11倍,年均增长38.57%;“十一五”期末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产值151.34亿元,较“十五”期末的36.51亿元增长了3.15倍,年均增长32.89%;“十一五”期末全市汽车产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52.11亿元,较“十五”期末的35.08亿元增长了3.34倍,年均增长34.10%;“十一五”期末全市汽车产业实现利税11.51亿元,较“十五”期末的1.47亿元增长了6.83倍,年均增长50.92%;“十一五”期末全市汽车产业出口14300万美元,较“十五”期末的184万美元增长了76.7倍,年均增长238.84%(见表1)。至“十一五”期末,随州汽车产业产值占随州五大支柱行业(汽车机械、食品加工、医药化工、纺织服装、电子信息)比重已由“十五”期末的24.4%上升至39.3%;汽车产业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已由“十五”期末的18.57%上升至29.69%;随州专汽产量占全国专汽产量比重已由“十五”期末的3.55%上升至5.07%;以专用汽车为代表的汽车产业已成为随州第一大支柱产业。
表1“十五”与“十一五”期间的总量比较
指标名称 | “十五”期末 | “十一五”期末 | 总增长率 | 年均增长率 |
规模以上企业 | 57家 | 118家 | 107.02% | 15.66% |
产量 | 1.37万辆 | 7万辆 | 410.95% | 38.57% |
产值 | 36.51亿元 | 151.34亿元 | 314.52% | 32.89% |
主营业务收入 | 35.08亿元 | 152.11亿元 | 334% | 34.10 % |
实现利税 | 1.47亿元 | 11.51亿元 | 683% | 50.92% |
出口 | 184万美元 | 14300万美元 | 7672% | 238.84% |
2、市场逐步规范,产业链条体系初步形成
为实现随州专汽行业的有序竞争和健康发展,市政府出台了《随州汽车行业专项整顿工作方案》,重拳出击,加大了对非法专用汽车企业、作坊式窝点的打击力度,取缔了一些无资质、无固定场所的产品及企业,通过整合、重组、并购、控股或参股等多种形式对无资质的企业进行改造,将原有的180余家企业整顿为进入国家公告目录的19家企业,规范了市场准入制度;同时加强了企业用工和生产合格证的管理,查处、打击了一批购买、盗用合格证和利用外地合格证以假充真、以劣充优进行非法生产的企业和个人,完善了“行规行约”,以促进公平竞争。到2010年底,随州已聚集了恒天汽车、东风随州专汽、航天双龙、重汽华威、程力专汽、楚胜专汽、大力专汽等19家进入国家公告目录的企业,其中恒天汽车、东风随州专汽、程力专汽、金力车辆等4家企业还具有底盘生产资质和能力;发展了齐星车身、全力机械、楚威车桥、神马齿轮、华龙车灯、亿丰型钢等80多家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带动了销售、物流、维修、教育等相关行业的发展,专用汽车产业链条体系已初步形成。随州已成为我国专用汽车产业集聚发展的典范之一,示范效应明显。
3、产品类别齐全,产能规模不断扩大
目前,汽车机械产业已成为随州五大支柱产业之一,产品类别丰富。其中,专用汽车涉及12大系列、62个类别、300余个品种;汽车零部件涉及车身总成、车轮、车灯、车桥、变速箱、传动轴、液压件、散热器、消声器、钢板弹簧等600余个品种1000多个规格。已形成年产专用汽车7万辆、汽车底盘3万辆、车身5万辆、车轮500万套、铸造80万吨的生产能力。借助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区位优势、集群优势和成本优势,随州专用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采用针对性和竞争性的定价策略和销售策略,以较高的性价比迅速进入二、三级城市,并成功抢占了中低端市场的较大份额。在全国专用汽车排行榜上,随州拥有“三个之最”(品种最齐全、特色最鲜明、产业资源最富集)和“五项第一”(罐式车、环卫车、平头车身、钢质车轮和汽车铸造件产销量均居全国第一)。
4、技术不断进步,产品创新富有成效
随州专用汽车企业的技术水平和制造工艺不断提升,具有国内国际领先水平的现代生产装备逐渐普及。目前拥有生产设备近万台(套),专业生产线数十条,如德国长玻纤维注塑机、美国罐体柔性加工中心、日本AMF-Ⅲ08R东久线、意大利F20光谱仪、数控加工机床、激光加工中心、等离子切割机、数显卷板机、自动缝焊机、自动旋边机、水旋式喷漆室等。随州专用汽车企业已与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汉阳专汽研究所等机构开展产学研合作,共建研发基地,推动先进技术的实践应用。随着CAD/CAM、机电气液一体化等现代设计和制造技术的逐渐应用,产品创新初显成效,研发成功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专用汽车,如齐星的旅居房车和移动式工程房车、江南东风的消防车、航天双龙的前卸式混凝土搅拌车和治沙植草喷播车、华威的大马力自卸车、合力的道路检测车、东特的罐式集装箱等。由此打造了湖北齐星1家国家级高新企业,重汽华威、航天双龙等13家省级高新技术企业;产生了“齐星”、“东风”、“大力”等3个中国驰名商标,“龙帝”、“楚威”、“楚胜”、“程力威”、“中洁”、“EC”、“华威驰乐”等8个湖北省著名商标,重汽华威的“华威驰乐”牌自卸系列改装车、航天双龙的“龙帝”牌混凝土搅拌车、楚胜专汽的“楚胜”牌洒水车和自卸车、全力机械的SZ牌载重汽车制动鼓和轮毂、楚威公司的楚威牌汽车驱动桥壳体、华龙车灯的“华鸿”牌系列汽车灯具等8个湖北省名牌产品。
5、引资步伐加快,存量资产有效激活
东风公司进驻随州成立东风随州专汽与东风随州车轮厂;引进三江航天集团全资收购湖北双龙公司;中国重汽集团控股湖北华威公司;湖北全力机械集团联手广东富华公司,共建全力富华打造亚州最大的汽车铸件基地;合力公司与北京交通进出口公司共建湖北华星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恒天集团重组湖北新楚风公司,5年内实现年产值100亿元的生产规模;楚胜专汽与厦工重工合作,投资10亿元,5年内打造年产值30亿元的专汽生产基地;大力客车与精功镇江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共建年产值10亿元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园;楚威车桥与湖北三环携手新建两大厂区扩大生产规模;齐星公司启动车身扩能项目,年产10万辆汽车驾驶室等等,均为随州发展壮大专用汽车产业提供了强大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为优化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结构、促进随州专汽产业快速成长发挥了重要作用。
6、订单模式培养,专技人才优势明显
近年来,随州各职业技术学院校围绕汽车产业开办专业,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导向,校企共同制订培养方案,共同参与教学考核,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实施“订单式”人才培养,为随州汽车产业输送了大量实用型技能人才。其中,随州职业技术学院、随州技工学校、随州机电工程学校、湖北现代教育集团等30多所中、高等专业技术学校(院)在校生达3万多人。通过“订单式”培养,既满足了随州汽车企业引进特殊或紧缺专业毕业生的迫切需要,又提高了学生就业的针对性和就业质量、提高了随州技能人才的本土化水平,还丰富了学校的教学改革和教育实践,从而实现了随州企业、学校和学生三方“互利共赢”的良好效果。
(二)“十一五”时期随州汽车产业结构的现存不足
1、产品结构:同质与低质现象较为普遍
随州专用汽车产业虽然在产量上已具备相当规模,但产品结构仍有待调整。大部分集中于劳动密集型、低技术含量、低附加值的运输类专用汽车,如罐式车、自卸车、半挂车、环卫车等。具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可靠性的运输类和作业类专用汽车还不够多,较为缺乏适用于高速公路运输、城市建设、市政管理、建筑施工、机场、油田等领域的专用汽车。同一类产品有数十家企业生产、一家企业又生产很多类产品,与发达国家同一类产品最多是三五家企业生产、一家企业最多只生产几种产品形成了鲜明对比。运输类专用汽车未能发挥大批量、大规模的优势,企业大而不强;作业类专用汽车未能突出专、精、特、新的特色,企业小而不专;零部件未能形成模块化、集成化的特点,企业散而不精。目前,产品结构不够均衡、产业体系不够紧密、市场集中度较低、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造成随州汽车产业整体快而不优的发展局面,成为制约随州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瓶颈。
2、技术结构:研发和制造水平相对滞后
无论是在技术引进与产品研发经费、研发仪器设备水平、研发人员数量、研发人员专业水平等研发能力上,还是在制造工艺水平、制造设备水平、产品技术含量和产品标准化程度等制造能力上,随州专用汽车企业与国际国内先进水平都存在较大距离。在技术研发上,仿制多、创新少,资金投入不足、技术储备不够,自主开发能力弱且不愿做长期投资。在产品设计上,质量利用系数低,同类型、同吨位车比国外重20%-30%;专用功能满足度比国外同类产品落后5-10年;人机工程应用不充分,适应性能不强,高技术运用较少。在生产装备上,多厂房车间等基础硬件设施投入,少先进制造设备和高端检测仪器。在制造能力上,机械化生产和自动化生产程度较低,从而降低了产品的质量和档次,与国外专用汽车企业大量采用智能化设备、柔性化生产和敏捷制造还有较大差距。在加工工艺上,虽然在加工设备等硬件方面与国外的差距正在缩小,但在生产管理、工艺标准及检测执行等软件方面与国外企业仍有较大差距。因此在整体上随州企业存在着缺乏合理的技术结构、缺乏创新意识、缺乏创新机制、缺少技术储备、缺乏资金投入五大问题,而不得不走上仿造之路,形成了国内仿国外、小企业仿大企业的尴尬局面。仅有部分企业通过引进技术和自主研发达到了较高水平并获得市场成功。
3、市场结构:细分和营销手段较为匮乏
目前随州多数专用汽车企业缺乏对国内外专用汽车市场的深入研究。在出口上,外向度较低。虽然其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已出口到全球3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主要集中于非洲、中东、东南亚等欠发达地区;虽然极少数产品打入欧美高端市场,但离规模效应还有很大距离。在市场营销上,主要依靠分销商的传统模式也制约了随州专汽企业的发展。其一,由于专汽品类日益丰富,分销策略难以统一;其二,同质化产品过剩,具有影响力的品牌缺乏,因此“买方市场”中分销商拥有了议价的主动权,企业在销售环节往往处于被动;其三,营销方式单一,同质化的产品只能靠低价策略作为竞争手段,进而迫使产品利润率降低,形成了恶性循环。虽然近年来部分企业加强了品牌意识、导入了网络营销,但由于缺乏公共信息平台和有效管理,信息渠道不通畅;仅利用网络进行简单宣传和信息发布,未能充分发挥电子商务的优势。市场结构的不合理,促使专用汽车企业只会利用现有需求,而不会开创和掌握新的需求;只能被动满足客户的当前需求,而不能主动引导、不断探索客户的未来潜在需求;只会靠大量生产和降价竞争来维持生存,而不会追求和创造“差异化”;只能在现有市场空间中竞争,而不能开拓“无人竞争”的新市场。
4、组织结构:制度和竞争能力有待加强
随州部分汽车企业仍沿袭传统的家族管理模式,无论在战略决策、产品研发、市场定位上,还是在项目管理、财务管理、人力资源及融资等方面仍处于“人治”阶段。在生产流程管理上,只注重生产环节的投入,生产协作意识差,劳动效率较低。虽然部分企业逐渐向“法治”管理模式转变,但建章建制与管理执行上的深入程度和普及率均不高。“文治”型企业在随州尚属空白,以企业理念、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文化建设、以企业识别和产品识别相一致的企业形象建设也较为滞后。组织结构的不均衡发展,导致部分企业一味追求短期市场效应而缺乏长期战略目标,部分企业过于强调自身既得利益而伤害了产业整体利益,无论在品牌力、研发力、营销力、制造力、产品力、资源力等企业外部竞争力方面,还是在决策力、执行力、整合力等企业内部竞争力方面,随州专用汽车企业都存在核心竞争力不够突出、优势不够明显的不足。
5、区位结构:协作和产业链条仍需完善
就随州而言,一方面,由于零部件企业未能生产专汽上装的特殊产品,专汽企业需要大量外购零部件;零部件企业则舍近求远开拓外地市场,本地配套率较低。另一方面,由于目前底盘企业的产能尚未释放,“零部件——底盘——上装”的产品链条未能形成良性循环,造成运输物流成本过大。在设计研发上,仍是各自为阵,缺乏集团作战,因而只能小修小改,无法应变整改;在产品质量上,由于缺乏统一的行业标准和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因而只能各说各好,无法衡量物比价;在售后服务上,虽然日益关注客户需求,但主动性、前瞻性和覆盖面都有待提高。就湖北省而言,随州在湖北“汽车长廊”的产业分工中的特点虽然突出、但地位还不够巩固,区位结构亟待调整,协作能力尚需增强,在专用汽车行业的制高点和影响力都有待进一步提高。
二、“十二五”时期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的内外环境
(一)国内外环境
1、金融危机后专用汽车产业处于重要的国际战略机遇期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处于重要的战略转型期,虽然面对诸多的风险与挑战,但总体而言仍处于重要的国际战略机遇期,面对难得的历史机遇可以大有作为。“十二五”期间,我国专用汽车产业将面临的国际形势主要表现在:一是虽然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深远,世界经济增速减缓,市场环境日趋复杂,但伴随世界经济的复苏,海外市场仍充满机遇,国内自主品牌专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仍有较大拓展空间;二是金融危机后全球需求结构出现明显变化。随着土地、原材料和劳动力成本等逐渐增加,原劳动密集型产品的低成本、低价格的竞争优势将不复存在。将围绕市场、资源、人才、技术、标准等展开更加激烈的竞争。三是气候变化、能源安全、资源紧缺等全球性问题更加突出,发展新能源专用汽车将成为产业竞争的后发战略目标。
2、国内经济持续稳定增长为汽车产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十五”和“十一五”期间,专用汽车产业因其较强的区域性和联动性,成为国内各地竞相发展的重点产业。我国专用汽车(不含半挂车)年产量已由2001年的9万辆增长至2010年的139万辆,年均增长35.55%(见图1)。至2010年底,我国专用汽车品种也由1000余种发展至5000余种,其中厢式车1580种、特种车1030种、罐式车876种,厢式车、罐式车、特种结构车、专用自卸车等专用汽车品种均获得较快发展。“十二五”时期我国专用汽车(不含半挂车)发展规划将达到300万辆,目前全国除湖北随州、湖北十堰、辽宁铁岭、山东梁山等主要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外,上海、重庆、吉林、河北、河南、广西、湖南、福建、新疆等各省市也相继挂牌设立专用汽车产业基地。一大批优秀专汽企业纷纷崛起,如中国重汽(山东)、三一重工(湖南)、中联重科(湖南)、中集集团(广东)、华菱汽车(安徽)等。湖北随州以国内市场40%的占有率稳居中国最大的罐式车生产基地,并被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命名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湖北十堰在自卸车领域具有明显优势,并被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卡车之都”;辽宁铁岭自2009年以来已投巨资预打造年生产能力50万辆、经济规模过千亿、东三省最大的专用汽车生产基地,其重点发展方向是专用车底盘、客车及其底盘的生产,以及各类物流运输车;山东梁山县专用汽车产业集群,经历了偶然萌芽、竞相模仿、整顿治理、科学发展的几个阶段,现已被国家汽车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挂车生产基地”;广西是中国最早的以集装箱产品为主的特种车生产基地;新建的新疆特种专用车生产基地以罐式车为主要产品方向。各地政府鼓励发展专用汽车产业的主要原因:一是国内专用汽车行业处于发展上升期,市场容量和发展潜力对社会资本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二是国外专用汽车产业看好中国专用汽车产业的市场前景、制造能力和低成本优势,开始向我国转移;三是专用汽车已成为多种高新技术和专用装置的载体,对相关行业具有较强的带动力;四是专用汽车产业的原料采购、产品销售具有很强的区域性,能够极强地拉动地方经济发展。我国专用汽车产业获得发展机遇、规模迅速扩张的同时,亦加剧了专用汽车产业的区域竞争。
图1 2001—2010年中国专用汽车(不含半挂车)产量统计(辆)
(统计数据来自中国汽车工业年鉴)
3、产业政策取向将影响结构调整方向和行业竞争格局
近年来,国家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营造了良好、宽松的发展环境。早在2004年,国家就制定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旨在健全汽车产业的法制化管理体系,培育健康的汽车消费市场,激励汽车生产企业提高研发能力和技术创新能力,推动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重组。2009年初国家发布了《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鼓励自创品牌和汽车出口;2009年7月1日起实施的《专用汽车和挂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提高了准入门槛,并鼓励采用新技术和新材料。国家汽车产业政策趋向节能环保和兼并重组,这将对专用汽车产品结构调整和行业竞争格局产生重大影响。一方面,国际外部环境促使中国排放法规日益严格,促使专汽企业加快技术革新步伐,推动传统能源专用汽车的节能减排,同时亦推动新能源专用汽车的研发生产。目前国家正在制定《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1—2020年)》,并将通过修订《汽车产业发展政策》,促进节能与新能源车进入提速发展阶段。另一方面,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企业兼并与重组的意见》,将鼓励和推动专用汽车企业兼并和资产重组。同时对整车生产企业加强生产经营监管,将整车企业划为优势企业与劣势企业,实行劣势企业退出机制。
4、政策环境为随州专用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提供保障
“十二五”时期,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新农村建设、“汽车下乡”、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等都为随州专用汽车产业提供了历史上难得的发展机遇。国家继续实施扩大内需的战略政策、大力发展高速铁路和公路、重点建设基础设施和能源开采项目、深入实施中部崛起和西部大开发战略;湖北省委省政府实施“两圈一带”战略;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实验区以及产业资本双向转移加快等;尤其是湖北省人民政府和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共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契机,将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提升到湖北省经济建设的战略层面,明确提出全力支持随州打造千亿元汽车产业集群,建设名副其实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这些政策环境优势必将进一步
推动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
(二)省内环境
1、汽车产业分工明确,但协作联动仍有待加强
湖北省是我国传统的汽车产业大省,武汉—随州—襄阳—十堰“湖北汽车长廊”闻名全国。武汉是我国内陆的市场中心,有极强的市场集散功能和广泛的经济辐射作用。十堰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大的载货汽车生产基地和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商用汽车、汽车零部件生产基地之一。襄阳不仅是东风商用车和乘用车重要的制造基地,也是我国汽车动力和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基地。作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则是这条“汽车长廊”上的一颗明珠。湖北省汽车产业集群已初步形成,汽车产业链也比较完整。同时必须认识到,虽然湖北汽车长廊产业集群分工较为明确,但上、中、下游之间的联系不够紧密,未能建立完全意义上的专业分工与协作的关系;虽然湖北汽车长廊已经形成了完整的自我配套加工体系,但根据用户要求提供成套解决方案的系统集成能力不强;缺乏核心技术的现象较为普遍,产、学、研联合开发的长效互动机制尚未形成。
2、专用汽车品类齐全,但各地特色仍有待突出
“汉随襄十”四地都涉及专用汽车制造,产品涵盖了厢式汽车、罐式汽车、专用自卸车、起重举升车、仓栅式汽车、特种结构汽车等六大种类(见图2)。四地都以罐式汽车与专用自卸汽车生产厂家的数量居多。其中:(1)随州是中国最大的罐式车生产基地,在国内市场占有率达40%以上,比较优势明显;(2)十堰的自卸车厂家众多,优势最为显著;(3)仓栅式汽车细分种类全覆盖,四地发展较为均衡,各地优势不明显;(4)特种结构汽车生产种类均偏少,发展空间较大;(5)起重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偏弱。
图2 “汉随襄十”四地专用汽车种类统计
(统计数据来自课题组调研)
3、零部件配套能力强,但上装部分亟待提升
汽车零部件分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汽车上装等五个系别,“汉随襄十”均有所涉及。四地比较,襄阳零部件生产实力突出,该市从事整车和零部件研发、试验和制造的企业逾200家,已成为东风汽车公司轻型商用车、中高档乘用车等整车和关键零部件总成的主要生产基地。就五类汽车零部件而言,四地传动系与行驶系零配件生产厂家均相对较多;十堰的汽车零部件主要集中在传动系和行驶系,转向系和制动系零部件生产公司偏少;武汉则有60家企业为神龙汽车有限公司配套,产品达600余种,但主要应用于乘用车;随州汽车零部件生产主要集中在车桥等铸造件方面,传动系和行驶系零部件还具备部分产能。在供应随州专用汽车配套的上装零部件方面生产实力薄弱。此现象也共存于四地汽车零部件发展中。
图3 汉随襄十四地零配件生产厂家数量统计
(统计数据来自课题组调研)
(三)面对机遇的随州优势
“十二五”时期,随州专用汽车业面临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新任务。汽车产业作为随州第一大经济支柱产业,其主导地位在较长时期内不会改变。
1、汽车文化积淀厚重,产业氛围良好
50多年来形成的汽车文化已深深根植于随州人心中,融入到了随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汽车历史文化的积淀,培植了肥沃的土壤,营造了浓厚的氛围,形成了随州人割舍不断的汽车情结。
2、专用汽车资源聚集,产业配套齐全
100多家汽车及零部件生产企业,200多家注册专业销售公司,8000余名营销人员遍布全国各地;产业配套齐全,上下游产业链较为完整;拥有全国最为完备的专汽产品生产体系,涵盖了专用汽车的各种类型,为客户提供了充分的选择空间。2010年12月16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与湖北省人民政府签署共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协议,省部联手科学合理引导专用汽车产业资源向随州聚集,奠定了随州专用汽车产业集聚的新优势。
3、区位交通市场人才,产业环境优越
随州地处“汉十”汽车走廊的中间,是湖北汽车走廊的重要节点,4条铁路、3条高速公路、3条国道贯穿全境,交通便捷,得天独厚;市场发育成熟,市场网络覆盖全国;专技人才丰富,储备充足;校企合作模式多样,广泛借智借力,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4、新兴城市亟待发展,产业成本浓缩
随州作为新兴城市,在汇率、劳动力成本、运输成本、原材料成本、库存成本、固定设备成本、经常性开支和税收等因素综合起来发挥作用,使随州专用汽车和零部件的制造和装配总成本浓缩,出现明显的价格优势。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随州专汽产业仍具备一定的制造成本优势。
历史经验表明,大危机、大挑战、大变局中往往也蕴藏着发展的大机遇。应看到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目前正处在扩大规模和提高质效的爬坡上行阶段,既要稳步实现汽车产业的总量扩张,又要兼顾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看到已有优势时要居安思危、未雨绸缪;面对不利环境时要善于化危为机、变不利为动力;抓住机遇主动出击,促进随州专用汽车产业跨越式发展。
三、“十二五”时期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规划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全面繁荣“中国专用汽车之都”为目标,高举“工业兴市”大旗,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为主攻方向,以自主技术创新、自主设计创新、自主机制创新为重要支撑,走市场全球化、区域一体化、产业生态化、企业立体化、产品差异化“五化并举”之路,建立以专用汽车为龙头、以汽车零部件和汽车服务业为支撑的全产业链,健全“5432”产业服务体系,全面促进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可持续、跨越式发展,实现从“随州制造”到“随州创造”的历史性转变。
(二)基本原则
1、坚持规模发展与优化结构相结合。既要扩大传统优势,壮大产业规模,又要加快拓展新项目,推进结构调整和资源整合。充分发挥重点企业的龙头作用,加快中小企业发展速度,推进重点企业和重点产品质的提升和量的扩张。零部件企业向重点专用汽车企业配套聚集、向底盘企业配套聚集,实现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2、坚持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相结合。加强自主技术创新,强化核心关键技术研发,积极有序地发展新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和产品升级换代;推进自主设计创新和自主品牌创新;充分利用全球资源,多层次、多渠道地推进产学研合作;推动招商选资增添新生力量,鼓励外资不断扩大投入。
3、坚持工业制造与信息技术相结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加强专用汽车的数字化设计和数字化制造,实现智能化生产和柔性化制造;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积极开拓专用汽车设计、研发、制造、管理、销售全过程与信息化的融合渠道,尤其加快专用汽车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和电子商务平台建设,实现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信息共享、互联互通。
4、坚持专精特新与低碳环保相结合。导入工业设计,强化市场研究和应用研究,丰富专用汽车产品种类,延长专用汽车产品线,不断推出“专精特新”车型;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能源专用汽车和低碳专用汽车产业,推动传统专用汽车的节能减排,不断降低平均油耗和碳排放量,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
5、坚持发展生产与拓展服务相结合。既要增强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制造实力,又要拓展汽车金融业务和产品售后服务,以服务促进生产,以销售引导制造,实现汽车制造业和汽车服务业协调发展。整合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各种要素资源,完善延伸专用汽车产业链。
(三)主要目标
1、总量目标。到“十二五”末,总量扩张的同时实现结构调整,力争全市汽车产能达28万辆,产量21万辆,比“十一五”末增长2倍以上,年均增长25%;整车年出口突破1万辆、创汇3亿美元,零部件产品实现创汇2亿美元,达到15万辆份的配套能力。汽车工业总产值突破500亿元,出口额5亿美元,实现利税52亿元;其中专用汽车总产值260亿元、底盘实现产值50亿元、零配件产值200亿元,年均增长28%。预计“十三五”期间,汽车工业将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2020年底汽车工业总产值将突破1000亿元大关,实现全市汽车产能达60万辆、产量40万辆的发展目标(见附表1)。
2、区域产业发展目标。构建“5432”专用汽车产业服务体系(见附表2)。“5”即搭建五个平台:“湖北省专用汽车设计服务平台”、“湖北省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随州汽车产业信息中心)、“湖北省专用汽车营销服务平台”、“湖北省专用汽车金融服务平台”、“湖北省专用汽车人才服务平台”;“4”即建设四个中心:“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技术中心”、“湖北省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中心”、“湖北省专用汽车物流中心”;“3”即申报三个基地:“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和“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2”即举办两项活动:“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和“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
3、企业发展目标。确保实现“21331”工程目标,即到“十二五”末,形成工业产值100亿元的企业2家、50亿元的企业1家、30亿元的企业3家、20亿元的企业3家、10亿元的企业10家(见附表3),以及一批主业突出、核心竞争力强、在国内市场有较大影响的整车和零部件企业集团。整体实现“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在我国专用汽车行业的绝对领导地位和风向标作用,力争在国内专用汽车市场占有率达到7%。建立2个国家级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6个省级技术中心或工程研究中心。力争引入1家国际先进水平的汽车制造商在随州投资建厂,实现2家汽车及零部件企业成功上市,从而实现专用汽车产业的繁荣。
4、产品发展目标。优先发展“专精特新轻”车型,突破性发展专用汽车底盘,加快发展关键汽车零部件,大力推进新能源专用汽车和低碳专用汽车。到“十二五”期末,专用汽车品类达到2000种,车辆产品吨位构成比重、中、轻比例接近5:2:3的合理水平;专用汽车底盘发展实现重大突破;上装关键零部件如液压传动系统、机电汽液一体化控制系统、PLC(ProgrammableLogicController)控制系统应用等方面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零部件产品铸造能力达到亚洲第一,本地配套率达到40%以上;新能源汽车实现重大突破,形成1万辆的生产能力。
(四)发展战略
1、市场全球化战略
以“全球化战略”推动随州专用汽车的跨越式发展,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实现市场繁荣,奠定“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优势地位。具体包括:
(1)专用汽车信息“全球化”。大力推进“湖北省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随州汽车产业信息中心)建设,及时了解国内外专用汽车领域的最新产品信息和会展信息;了解国内外先进专用汽车行业和企业发展动态;发布国外专用汽车需求信息;发布随州出口产品信息,注重维护海外权益,防范各类风险。
(2)专用汽车市场“全球化”。大力推进随州“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建设,继续稳定和拓展外需,优化出口产品结构,加快培育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竞争力的新优势,延长对外贸易的国内增值链,推进市场多元化,促进出口结构转型升级。按照市场导向和企业自主决策原则,引导和鼓励专用汽车整车和零部件出口,立足国内、面向全球,重点开发亚非拉等发展中国家和新兴经济体,积极开拓欧美发达国家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市场。
(3)专用汽车企业“全球化”。引导和推动全球性合作,推动建立均衡、普惠、共赢的多边贸易体制。既要把国外知名专用汽车企业“请进来”投资合作,又要支持有实力的企业“走出去”跨国经营,深化与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务实合作,注重通过招商选资和融入全球产业链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国际化水平。
(4)专用汽车生产要素“全球化”。利用外资和内资优化结构、丰富方式、拓宽渠道、提高质量,既要积极鼓励外企在随州设立研发中心,借鉴其先进的技术、制度和管理经验,引进高素质人才,又要积极推进随州汽车零部件进入全球汽车零部件采购体系。
2、区域一体化战略
以“一体化战略”联动“汉十”汽车走廊和“襄十随”专用汽车零部件带状产业区,承接国际国内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向随州转移,引导国内省内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向随州聚集,实现经济聚敛效应和资源互补效应,使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告别依靠大量生产、压缩利润空间来获取市场份额的、已经竞争白热化的“红海”,走向以开创和掌握新需求为导向、追求差异化竞争和强调价值重新塑造的、蕴含庞大需求的“蓝海”。具体包括:
(1)物流网络“一体化”。依托“湖北专用汽车物流中心”,完善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等物流网络。
(2)产品标准“一体化”。以“中国(随州)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为依托,以罐式车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健全专用汽车行业标准,以“水陆两用车”等创新产品为试点,引导企业制定产品标准,促进企业按行业标准生产,实现随州专用汽车统一质量标准。
(3)政府采购“一体化”。编制区域专用汽车采购目录,在公共工程建设、城市环卫用车、城市公交用车、消防用车等政府主导的公共财政投资项目或配套项目专用汽车采购优先考虑随州本地企业和省内企业。
(4)信息资源“一体化”。以“湖北省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随州汽车产业信息中心)为依托,加强省内专用汽车企业及省市相关企业合作,制定专用企业信息资源目录,逐步建立专用汽车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积极推进专用汽车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的一体化,促进各类企业在平台上交流业务、托管服务等,促进产业信息交换与共享。
3、产业生态化战略
以“生态化战略”带动本市服务业,以节能减排为重点,加快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实现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1)产业结构“生态化”。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优化产业结构,发展新能源专用汽车,开发低碳节能汽车零部件,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引导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经济增长模式从“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转向“最佳生产、最适消费、最少废弃”。
(2)产业链条“生态化”。生态化过程由产中向产前、产后延伸,不仅强调生产过程即零部件、模块化总成件、底盘制造与采购、专用汽车改装等“制造中”环节的生态化,而且强调工业设计、技术开发、质量检测等“制造前”环节的生态化和专汽销售、保养维修、物流配送、废物回收等“制造后”环节的生态化,从而实现全程生态化。在“制造中”推进源头减量、循环利用、再制造、零排放和产业链接技术,向前延伸到绿色原料、能源及工业无机环境的构建,向后延伸到生态营销和绿色消费,努力形成专用汽车产业上、中、下游多赢的“绿色产业链”;使随州专用汽车行业利润的获取从“制造中”的附加值低端向“制造前”和“制造后”的附加值高端延伸,形成上下游两端利润趋高的微笑形曲线。
(3)产业集群“生态化”。以专用汽车产业带动零部件产业发展,从而带动机械、模具、五金、橡胶等相关产业发展,在产业间、企业间形成循环经济,产业共生网络。通过选择对环境影响更低的材料、降低材料用量、优化生产技术和工艺过程、优化运输和销售系统、降低使用过程的环境影响、优化产品生命终点系统等路径,实现资源的减量化、废弃物的资源化,推动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副产品交换”,达到产业集群的内部经济性和外部生态性。
(4)产业园区“生态化”。遵循生态系统规律,共生企业群聚集而成生态工业园区,提高园区内部资源、能源的利用效率,对废旧金属、工业固体废弃物进行回收利用,对生产和生活污水进行无害化处理,部分作为园区绿化及景观用水,变废物为资源。增强环境保护力度,落实减排目标责任制,向园区外部排放废物最小化,达到园区经济和环境的同步优化。建立污染者付费制,以优质环境吸纳优质资本。
4、企业立体化战略
以“立体化战略”拉动随州专用汽车企业全面成长、纵深发展,实现“点”做强、“线”做长、“面”做大、“体”做全。具体包括:
(1)“点”做强:重点扶持齐星、恒天、全力等龙头企业通过兼并重组或扩产扩能来壮大规模,提高国内外专用汽车市场及配套份额;支持专用汽车与零部件骨干企业通过自主设计创新、自主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创新和自主制度创新提升企业综合竞争力和核心竞争力。到2015年,实现2家企业成功上市;在引进国际知名专用汽车企业方面取得重大进展。
(2)“线”做长:切实做好4个产品线,即专用汽车底盘产品线、专用汽车产品线、汽车零部件产品线与新能源汽车产品线。以龙头企业拉动中小企业,从核心产品向附加产品延伸,从有形产品向无形产品延伸,通过延伸策略、充实策略、带动策略、换代策略、消减策略等不同路径延长产品链条,通过不同的产品策略和营销策略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以实现产业链上下游的延伸。
(3)“面”做大:不断催生一批新型企业,壮大企业群体,增加专用汽车产业的“宽度”,形成相互关联、各具特色、定位准确、优势互补、差异发展的企业格局。优势企业通过做精做全实现又大又强,中小企业通过做特做新实现又好又专;促进优势企业通过设计创新与技术创新不断腾笼换鸟、中小企业紧密跟上,从而形成各得其所、共同进步的企业集群梯队。重点抓好随州经济开发区、曾都经济开发区的规划和建设,推动随州汽车工业成片发展、集中发展、集约发展。
(4)“体”做全:以资本为纽带,积极引进外资、推进兼并重组和上市,形成央企、国有、民营、外资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和谐发展。促进龙头企业向中小企业辐射,中小企业为龙头企业配套。建立健全“5432”专用汽车产业服务体系,打造覆盖设计、研发、制造、贸易、物流、金融以及教育等环节的专用汽车“全产业链”。
5、产品差异化战略
实施差异化战略,建立差异化优势,促进技术改造、产品升级和自主创新,兼顾成本领先和目标集聚。
(1)市场“差异化”。优势企业通过客户群体细分聚焦特定需求实现重点突破来创造市场,弱势企业通过产品价格细分聚焦局部市场实施跟随策略来赢得空间。通过市场区域细分、客户需求细分和销售渠道细分等获取差异化优势。
(2)设计“差异化”。以模块化设计、参数化设计、人性化设计和数字化设计,推行一车多样、一车多用;广泛应用智能化、自动化和集成化等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实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
(3)品种“差异化”。克服同质化,做大做强罐式车、城市环卫车、自卸车等优势产品的同时做精做深;防止跟风上,做特做新房车、消防车、特种车等新型产品的同时要做细做专。形成一大批特色鲜明、优势明显、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精于市场细分的拳头产品和特色产品。
(4)服务“差异化”。一方面,专汽制造企业向上延展研发、向下延展售后、横向延展整合,通过个性化定制,提供多样化的售前设计服务、售中物流服务、售后维修服务。另一方面,整合随州专汽与零部件企业,以“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整体形象在全国及海外设立服务网点。
(五)产业发展重点
1、专用汽车发展重点
以“专、精、特、新、轻”为主攻方向,实施“差异化”战略,拓宽品种系列,着力巩固现有优势专用汽车产品基础,增加专用功能强、技术含量高、产品附加值高的专用汽车比重,扩大新材料、新工艺、新技术的综合应用,提高专用汽车底盘和专用装置研发制造水平,鼓励企业开发适合我国国情的新能源专用车。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与扶持下,通过积极申报、资源整合、引资重组省内外专用汽车优势企业,力争到“十二五”末,全市进入国家公告目录的专用汽车及整车生产企业达到30家以上,产能达到28万辆,占全国专用汽车产销量的7%左右。重点发展:
(1)继续巩固和扩大罐式车、自卸车、半挂车等传统专用汽车的制造优势和产业规模;加强新材料、新工艺的运用,走轻量化节能之路,重点开发应用PVC、铝合金等新材料的轻型罐式车和软体车厢物流车等。
(2)以专用车底盘为突破口,重点支持以恒天集团为龙头的重型汽车底盘、以程力专汽为代表的轻型汽车底盘、金力车辆为代表的低速农用车底盘、以东风随州专汽为代表的特种车底盘等企业,发展针对特殊改装要求的、高性能、高可靠性、系列化的专用汽车底盘,并实现自主研发自主配套。
(3)大力发展服务民生和城市配套的各种专用汽车。主要包括:市政类(清障车、高空作业车、道路综合养护车等);环卫类(垃圾车、清扫车、管道疏通车、下水道清理车、城市道路绿化带剪修清洗车、高速公路绿篱修剪车、树枝破碎处理车、各种可再生资源回收车等);城建工程服务类(散装水泥运输车、混凝土搅拌车、液态沥青保温运输车、消防车、起重车、道路检测车、桥梁检测车等);文化生活类(电视转播车、广告宣传车、照明车、电源车等);医疗类(救护车、献血车、医疗垃圾车等);集成服务车辆。
(4)大力发展服务城镇化建设的专用汽车。主要包括:适合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求的起重举升类作业车;适合高等级公路运输的重型半挂牵引车和专用半挂车;高等级公路维护、机场维护、高铁维护等专用汽车;用于高铁、城铁、地铁、轻轨等轨道交通建设领域的专用汽车。
(5)积极开发服务新农村建设的农、林、牧、渔业用的专用汽车,主要包括:沼液沼渣抽排车、活海鲜运输车、海鲜冷藏车、畜禽运输车、养蜂车、粮食散装运输车、饲料运输车、自装卸木材运输车、冷藏保温车和食用液罐车等。
(6)积极开发应对重大自然灾害的抢险救灾类专用汽车,包括除冰除雪车、抢险救援车、通信应急保障车、医疗救护车、防疫消毒车等。
(7)积极开发针对细分行业、适用特定场合、满足特殊需求的专用汽车,例如针对化工行业的剧毒化工品运输车,针对油田使用的油田工程车和油田仪器车,针对机场使用的飞机加油车、货物升降平台车等,以及针对突发事件使用的防灾支援车,针对中小学校接送学生使用的校车等。
2、汽车零部件发展重点
按照“高起点、专业化、大批量、创名牌”的要求,整合汽车零部件资源,提高汽车零部件自主创新能力,逐步实现与整车生产企业的同步研发、同步生产、同步模块化供货。提高配套能力,融入跨国公司全球采购体系。大力推广新技术、新材料应用,积极发展零部件绿色再制造。
(1)针对整车平台发展通用零部件
重点支持齐星车身、东风车轮、全力机械、华龙车灯、三环铸造、亿丰型钢、神马齿轮等企业加大科技投入,扩大生产能力和市场开发力度,对部分关键配套产品先采购后研发,形成底盘自主研发自主配套,延伸产业链条,建立健全市场营销网络,积极拓展海外市场。
全力支持燃油供给系统、车身内饰系统、电器照明系统、电子控制系统和信息系统的关键零部件开发生产,促进高水平汽车模具和精密铸锻件、精冲件的工艺改造,进一步壮大具备模块分装能力的配套企业规模。重点发展车桥、座椅、汽车工具、汽车铸件、变速箱、液压件、油箱、底盘、工程覆盖件等。
(2)通过专用汽车平台发展上装零部件
优先发展用于专用汽车上装的关键零部件和主要配套元件,重点引进机电气液一体化水平高、技术含量高的液压传动系统零部件,如液压传动系统中的负荷传感变量泵、中位闭式液压控制阀、多路阀、转向优先阀、负荷传感转向器、变量柱塞泵、变量马达、低转速大扭矩发动机、新配套变矩器和变速箱、小型静液压传动系统等。
积极发展机电一体化技术、电子信息技术、传感技术、自动控制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等高新技术的专用装置,以大幅度提高专用汽车产品的工作质量和精度,并能有效节约能量、提高效率、改善机械的操纵性能以及提高安全性和可靠性,为随州专用汽车向自动化、智能化的上装高端产品方向发展提供核心动力。
重点支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的汽车零部件发展,力求实现高品质、高附加值、大批量、规范化生产,力争到“十二五”期末,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达到200家以上,本地配套能力达到40%以上。力争部分关键零部件开发能力及制造水平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汽车零部件铸造能力达到全国最大、亚洲第一。
3、新能源专用车与低碳节能零部件
(1)坚持低碳、环保、节能的总体方针,建立专用汽车生态化产业园区。把大幅降低能源消耗强度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作为约束性指标,有效控制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减少环境污染。
(2)加大新能源专用车研发和产业化力度。以城市环卫车和特种工程车为切入点,积极开展新能源专用车研发和示范性工程,进一步解决降低成本,提高燃油经济性、可靠性、电池一致性等关键问题,形成整车与关键部件一体化开发格局。
(3)加大对新能源专用车及低碳节能零部件企业的引进力度。以纯电动专用车、混合动力专用车、燃料电池专用车为纵轴;以电机、控制系统、动力蓄电池为横轴,为建构“三纵三横”的新能源专用车网络化布局做出积极准备。
(4)实施重点节能工程,推广先进节能技术与低碳汽车零部件,加快推行合同能源管理,调整能源消费结构,增加非化石能源比重。
力争到“十二五”末,节能与新能源专用车整车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形成1万辆以上新能源汽车产能。
4、汽车服务业发展重点
支持随州专用汽车和零部件企业发挥优势积极向服务领域延伸,实现从卖产品向卖服务的转变;推动专用汽车生产服务业、专用汽车售后服务业的集聚发展,以专用汽车维修、租赁、保险等为试点,构筑起高附加值、强辐射、广就业的汽车服务产业体系;大力提高专用汽车文化等服务能力和水平,以专汽博览促进企业、产业与公众融合;加快完善以电子商务为重点的专用汽车贸易服务管理体系,实现汽车制造服务化、汽车销售多元化、售后服务便捷化。
四、“十二五”时期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的保障措施
(一)调整优化产业结构
1、做大做强龙头企业。重点抓好2个100亿元、1个50亿元、3个30亿元、3个20亿元企业的重点项目建设和其他大型企业的引进。由“点”到“线”,以龙头企业带动中小企业发展。以专汽整车企业带动零部件企业发展。
2、做精做专中小企业。以转变发展方式、优化产业结构为重点,着力完善企业发展的外部环境,引导中小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全面提高中小企业的整体素质和市场竞争力。由“线”到“面”,兼顾发展与规范、管理与放开,有张有弛,重点培优。
3、推进引资联合重组。完善政府的宏观调控方式和手段,由“面”到“体”,加快专用汽车产业组织结构调整和产品结构调整。积极推进优势企业联合兼并,引导形成优势互补、集中发展的格局;积极推进零部件资源整合,扩大规模、提高产能、丰富产品,不断增强企业实力、扩大市场份额;积极引进主机厂和外资,坚持引“资”和引“智”并重,注重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理念、人才、管理和制度,不断深化企业改革,促进企业在改革中创新,在创新中壮大。
(二)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1、争取政策扶持,用活政策。强化湖北汽车长廊中随州“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地位,将湖北新引进和新扩规的专用汽车企业集中到随州发展。认真研究国家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切实把握国家对汽车工业调整政策,充分发挥随州专用汽车之都的品牌效应,努力获取国家信息和技术援助,积极争取政策建立湖北专用汽车产业发展基金以及相关项目的审批。充分利用我省发展汽车机械产业的优惠政策,积极争取省专用汽车及零部件发展专项资金投入,加快专用汽车产业项目建设。
2、落实共建协议,深化政策。依托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行业领导优势,借助湖北省人民政府的力量,为随州专汽产业发展提供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品牌宣传等支持,落实深化协议内容,充分发挥资源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思路。
3、加大补贴力度,用好政策。用活用足政策,对重大关键项目给予特殊政策支持,对项目用地给予补贴或优惠,项目固定资产投资给予资助或贷款贴息,项目投产新增所得税地方留存部分给予奖励,对进口的关键设备国内物流运输费给予适当补贴,加大对节能与新能源汽车示范推广购车、营运和基础设计建设补贴力度,加大对汽车模具、汽车铸锻件基础产品和基础工艺的补贴力度。
4、发挥杠杆作用,整合政策。整合现有各项支持汽车产业发展的专项资金,扶持重点产业集群、争创区域品牌、提供关键和重大技术支持、创业辅导、服务体系建设和工业园区建设等。充分发挥其引导和杠杆作用,引导专汽及零部件产品向民生和社会事业、农业农村、科技创新、生态环保、资源节约等领域发展,促进随州专汽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5、推进自主创新,落实政策。对参与制定和修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予以奖励;对企业获得国家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专利予以奖励;对国家及省级技术创新项目、重大科技专项项目、重大研究与开发计划项目、应对技术性贸易壁垒攻关项目等予以配套;对省级以上研发中心和工程技术中心予以奖励;对引进的高层次技术与管理人才给予经济、生活或政治上的优惠待遇。
(三)健全产业服务体系
构建“5432”专用汽车产业服务体系(见图4),加快企业从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全方位推进服务繁荣,具体建设内容如下:
1、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设计服务平台。政府主导、企业参与、市场化运作,与清华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合作,共建“官、商、产、学、研”结合的“湖北省专用汽车设计服务平台”(或中国专用汽车创新研究院)。在专用汽车战略规划、产品设计、品牌培育、咨询交流、职业训练及相关服务领域,为随州专用汽车产业提供战略设计、概念设计、解决方案及知识服务(见图5)。具体包括:①专用汽车市场研究,包括政策研究、市场调研、项目计划和推广策划等。②专用汽车创新设计,包括针对新领域、新功能、新用途的专用汽车和特殊装置进行改良设计、概念设计和交互设计。③专用汽车创新实验,包括色彩实验、材料工艺实验、人机工程实验以及人机交互实验等。将工业设计作为重要手段服务于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转型升级,协助随州专汽企业实现从“随州制造”到“随州创造”的历史性转变。
图5 湖北专用汽车设计服务平台
2、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在“随州汽车产业信息中心”的基础上,推动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以信息共享、互联互通为重点,制定专汽企业信息资源目录,逐步建立专用汽车信息共享与协调机制,积极推进专用汽车信息采集、处理和发布的“一体化”战略。具体包括:①整合基础设施。建立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的硬件设施与软件网络系统,实现省、市、区政府的政策信息与企业资源信息的交换和共享,实现随州企业内部系统信息的交换和共享。②整合服务队伍。由政府牵头,联合有关部门制定信息服务体系建设管理和信息服务规范,明确信息服务体系的任务、资金来源、管理和长期运营等要素。充分整合和利用随州政府各部门和汽车行业协会的力量,建立信息采集和信息服务队伍。③整合信息资料,建立共享资源数据库。通过开放政府信息资源、推动社会应用来调动企业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综合信息服务系统和信息资源共享数据库,实现信息资料交换共享和信息自动定时交换机制。以四大基础数据库(企业产销量、特色产品、各地需求和政策信息数据库)建设为突破口,积极规划和建设服务于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信息资源数据库体系。
3、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营销服务平台。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加快发展汽车研发、生产性物流、汽车零售和售后服务、汽车租赁、汽车保险、消费信贷、停车服务、报废回收等服务业。①借助“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通过规模化、专业化、聚集化的展销会形式促进产品销售和企业宣传。②依托“湖北省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搭建企业与国内外汽车产业信息交流平台,运用信息技术改造提升企业资源、供应链、客户资源管理系统,充分发挥电子商务在全球化采购中的作用。③以“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整体形象,整合随州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的营销体系,在国内建设10个旗舰店和1000个销售服务网点,在国外创立五大国际营销中心(东南亚地区、中东地区、非洲、南美、欧洲等海外或境外地区),搭建全面完善、合理有效的专用汽车销售服务平台。
4、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金融服务平台。①加大金融信贷支持力度。积极促进金融机构与重点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增加授信额度,扩大融资规模。优先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②建立汽车金融公司。支持有条件的自主品牌骨干汽车生产企业建立功能完善的金融服务,建立汽车金融公司,促进汽车消费信贷模式的多元化,推动信贷资产证券化规范发展,支持汽车金融公司发行金融债券等。③增强企业融资能力。鼓励和支持企业通过资产重组、合资合作、上市融资、发放债券、风险投资、企业股权融资等方式,将企业的“死股权”变成现金流的“活资产”,有效盘活企业资产,解决企业资金短缺难题。④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优先支持符合条件的汽车和关键零部件企业在境内外上市、发行企业债券。⑤扶持和鼓励民间资本参与专汽企业的升级重组。建立通畅的投融资渠道,促进民间资本合理流动,为随州专用汽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5、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人才服务平台。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人才繁荣指导方针。①出台人才专项管理办法,明确各类人才、各层次人才优惠待遇,及相适应的培养办法,研究制定人才队伍稳定制度,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机制和环境。②建立高层次人才的引进、培养和选拔机制,建立高层次人才个人所得税返还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高层次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积极推进企业博士后流动站建设,加大对本省高层次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力度。③政府牵头各大企业共组“中国专用汽车之都”招聘团,到全国高校巡讲,传播随州专汽文化,招聘优秀应届毕业生,为随州企业注入新鲜血液。④政府组织各级“经理培训班”、“管理培训班”、“市场营销培训班”、“品牌战略培训班”等,引导企业更新管理知识、提高管理水平,推进专汽企业的现代企业制度建设、科学管理制度建设和营销传播活动。⑤大力发展本地汽车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与企业联合办校,从企业引入真实的产品(业务)作为教学内容,依据企业的产品(业务)结构设计课程结构,把企业产品跟单要求作为学业评价依据,从“订单式”培养人才转变为“跟单式”教学模式,实现随州专用汽车产业中间层次人才的本地化,同时实现从为企业预留人才到为行业储备人才的转变。⑥建立产业技术工人的再培训机制,组织“高级技师培训班”,培育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鼓励大专院校、科研院所与企业联合对现有从业人员进行再培训。
6、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技术中心。立足省级、面向国家级、瞄准国际竞争水平线,采取政府支持、企业入股、市场化运作的方式,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的扶持下,与汉阳专汽研究所、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理工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在武汉、随州共建“股份制”和“双轨制”的“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技术中心”。一方面,面向市场,把握未来发展趋势,集中优势资源,加大研发,降低成本,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实现技术共享、共进。另一方面,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增强专用车和关键零部件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的突破能力。充分利用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的研究设备和人力资源。科研院所选派素质好、业务精、能力强、善沟通的教授及其博士生组建科技创新团队到中心挂职,定期到随州进行技术服务。既接受定向委托,狠抓重大项目的落实;又以产业化为目标,积极开展汽车整车、底盘及关键零部件的核心技术和前瞻技术的原创性研发。
7、湖北省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全面贯彻“质量第一、科学公正、数据准确、优质高效”的质量方针,在政府引导下以汽车配件出口企业为服务对象,通过提供主要面向出口市场的设计、技术、质量控制、产品检测所需的公共技术及设备,为行业新技术、新标准的制订、交流、推广、咨询、培训或出口产品自检、预检等提供服务;承担国家、省、市政府有关部门下达的质量监督检验任务;开展汽配产品公共安全监测和检验检测相关科研活动,为随州汽配产品加工出口企业提供有效的检验检测服务。为全面提升本地区汽配产品的国际市场竞争力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最终形成为辐射中南地区的国家级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
8、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物流中心。面向本地专用汽车及零部件企业,对专用汽车零部件及整车的运输、仓储、包装、保管、搬运、改装及物流信息进行综合性一体化管理,涉及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订单下放及跟踪、物料清单维护、供应商管理、运输管理、进出口货物接收、仓储管理、发料及在制品管理、生产线物料管理、整车发运等作业流程,为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商、整车生产厂商、批发商、物流公司及最终用户搭建有效的沟通桥梁,最终实现专用汽车物流系统化、效率化,提升专用汽车企业的成本优势。
9、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中心。作为两年一度的“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的展示平台和“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的永久性会址,多维度开展专用汽车产业领域内的合作交流与信息共享,以最优化的资源配置、最新的行业动态和市场信息、最先进的科学技术,为随州专汽产业的创新发展做好充分储备。博览中心主要包括展览区、行政区和公共区三大区域。展览区主要由专用汽车博物馆和专用汽车展销馆组成,前者重在普及专用汽车知识、推广专用汽车文化、树立“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形象,后者重在宣传本地企业、销售专用汽车及零部件;行政区主要由行政事务、展会服务、人力资源等部门组成,负责博览中心日常运营和后勤服务;公共区主要由主题公园、表演中心和临时展区等区域组成,为参观者提供休息娱乐的场所,也为参展商提供配套服务。
10、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依托“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技术中心”、“湖北省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和“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设计服务平台”,以及一大批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博士后流动站,积极申报以专用汽车为特色的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一是出台和落实鼓励专汽和零部件企业科技创新的政策。设立科技奖励基金,加大对科技成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专利申请扶持力度,努力营造有利于科技创新和进步的良好环境,推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二是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保证科研经费及时到位,加强对企业创新工作的指导与引导,加大对企业的科技投入。三是加大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产品的开发力度。重点围绕高新技术产业化、新产品研发、新技术新车型引进推广等领域,扶持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广阔的项目。同时积极向上级科技部门推荐,争取项目和资金支持。对企业正在研究开发的一些技术含量高、市场前景好的产品,提前介入,通过支持、培育,使其尽快产业化。四是加大产学研结合力度,为专汽企业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合作牵线搭桥。积极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办法,组织专汽企业通过参加产学研洽谈会、到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发布技术难题、进行技术采购,通过聘请专家作为技术顾问的方式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固定的联系,采用借助“外脑”的办法弥补企业科研力量的不足。
11、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以开拓国际市场为目的,实施“市场国际化”战略,积极申报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紧抓“出口主体培育、外贸人才培养、外销平台搭建”三个着力点,加大汽车及零部件出口支持力度。落实中央和省的出口鼓励政策,迅速出台随州出口奖励政策,支持随州汽车及零部件做大规模,不断增添汽车及零部件出口的活力;转变观念,加强部门协作,加大汽车出口资质的申报力度和产业安全测试力度,不断优化出口服务环境。加大展会工作力度,增加东盟博览会、汽博会等展会摊位,推动企业扩大出口成交,组织企业参加德国、美国、澳大利亚、捷克、沙特等国际著名汽车及零部件展览会,自主开拓市场。积极申报建设物流保税区,为外商和随州企业商品提供进出口加工、国际贸易、保税仓储商品展示等功能,使企业享受海关实行的“境内海外”制度以及其他税收、外汇、通关方面的特殊政策。
12、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其一,突出产业特色集聚发展。以汽车及零部件为主导产业,以专用汽车为特色产业,凸显新型工业化的特点,大力推进产业集聚,建立完善产业链。其二,突出专汽产业创新方式转变。大力发展专、精、特、新车型和新能源专用汽车,推进高新技术的产业化,着力提升随州专用汽车的产业层级、创新能力、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其三,突出资源集约和环境保护。推进节能技术在专汽及零部件中的应用,推进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完善的新型专用汽车“生态化园区”建设。其四,突出环境建设政策支持。建立完善信息基础设施,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应用,推进“四个中心”和“五个平台”的建设。
13、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作为“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对外开放的重要窗口,在展示专汽文化、企业形象和自主品牌的同时,实施战略发布,展现先进技术和研发实力,沟通交流信息,促进招商引资。重点展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创新产品以及国优、省优和名牌产品。由汽车厂商自主建设品牌展示馆,以实物模型、虚拟现实、多媒体演示、图片及文字的方式重点宣传随州的龙头企业。
14、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以“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中心”为物质载体,开办国际行业会议、行业高峰论坛、企业交流研讨、科普知识讲座等活动,突出思想性和前瞻性。邀请专用汽车制造商、采购商及相关机构深度参与;邀请国内外权威专家和研发机构与会,提升论坛的学术水平,举办权威专家讲座,传播先进技术和行业信息。
(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切实加快企业创新体系建设,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提升企业研发中心的层次,加快构建企业设计创新服务平台和共性技术服务平台建设,以自主设计创新、自主技术创新、自主品牌创新和自主制度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
1、引导自主设计创新。以“湖北省专用汽车设计服务平台”为依托,将工业设计作为企业新产品开发的驱动力,通过产学研合作,在对市场需求做出正确分析预测的基础上,有效整合现有技术,在技术供给与需求之间实现创造性的匹配,通过集成创新、二次创新和微创新等设计创新路径,实现一车多型、一车多用。根据市场现有需求和社会潜在需求,向社会各领域开发新产品。
2、完善自主技术创新。政府引导企业围绕《汽车产业技术进步和技术改造项目及产品目录》开展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加大研发投入,突破专用车底盘、专用车装置等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加快新材料、新工艺的应用,提高专用车的节能、环保和安全技术水平;加强科研技术成果转化,优化制造环境即生产过程中所需的加工工艺和设备,加强制造工业技术群(加工和装配技术群)与支撑技术群(支持设计和制造工艺两方面取得进步的基础性的核心技术)的建设,完善制造技术基础设施,全面提高制造技术;零部件生产企业要按照系统开发、模块化配套的发展趋势,与专用车企业建立长期战略伙伴关系,积极参与专用车企业的产品配套开发,不断提高零部件系统开发水平。支持具备条件的企业申报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型(试点)企业,建设国家级或省级技术中心、工程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对具有国内先进水平和自主知识产权的研发项目,优先安排自主创新专项资金支持;对符合汽车产业技术进步目录的项目,优先列入省市科技计划。
3、加强自主品牌创新。既要着力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品牌,又要大力培育本土品牌,系统提高企业品牌竞争力。建立健全“政府推动、部门联动、企业主动”的品牌创建机制,从质量管理、科技进步、培育扶持、强化服务、优化环境等方面入手,支持企业发展本土品牌,争创国家知名品牌和“中国驰名商标”。引导大企业通过扩展多种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通过巩固创新和完善服务提升产品形象,从品牌知名度、品牌美誉度和品牌忠诚度全方位打造无行政区化的自主品牌。引导中小企业与国内外品牌公司合资合作,实现自身的劳动力成本、经销渠道、客户资源等优势与知名品牌的有机结合,借知名品牌的影响力扩大自己的规模和实力。
4、推动自主制度创新。克服“家族式管理”与“人治化管理”带来的弊端,在政府的引导与监督下,企业自主推动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将企业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等创新活动制度化、规范化,同时又具有引导设计创新、技术创新和品牌创新的功效。在政府、企业和个人等不同主体的“合力”下,从出资人制度、法人财产权制度、所有者权益制度、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配套制度等多方面、多层次建构培育创新的土壤。
(五)提升专汽文化软实力
1、推进一展一会,搭建活动平台。以“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中心”为载体,以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和湖北省人民政府为高层主办单位,定期举办“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和“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广泛组织开展招商引资、学术交流、项目洽谈、产品展销等多种形式的活动,同时通过相关报刊杂志、网站电台等媒体有序展开市场推广。并设置中国专用汽车各类产品评奖制度。依托一展一会,向国际国内市场推介“中国专用汽车之都”,并将这两项活动办成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的重要品牌。
2、加快“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城市形象建设。沿316国道从随州经济开发区淅河镇到曾都经济开发区两水镇20公里长的路段、30多平方公里的区域内,形成一条建设规范、功能齐全、产业链完备的随州专汽大道。在城市入口、专汽大道和重点园区建立以专汽为主题的标志性景观雕塑。引导重点企业加强厂区企业文化建设。通过随州专汽大道以及专用汽车主题公园的建设,打造随州特色城市文化形象、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城市经济发展、提高城市知名度。
3、扩大宣传渠道,加大宣传力度。以一展一会为契机,依托湖北省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随州汽车产业信息中心),将专用汽车商务、科技、文化、论坛有机结合,以拍摄专题片、网络宣传、专业展览、公益活动等多种形式,向外展示并推介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同时进行招商引资、学术交流、项目洽谈,从而提升“中国专用汽车之都”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实现文化繁荣。
附表1:
“十二五”时期随州专用汽车产业发展主要指标预测
主要指标 | 单位 | 2005年 | 2010年 | 2012年 (预计) | 2015年 (预计) | 年均递增(%) |
随州汽车产业总产值 | 亿元 | 36.51 | 151.34 | 240 | 500 | 28 |
随州汽车产业总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 | 18.57 | 29.69 | 32.15 | 37.82 | — |
随州汽车产业出口额 | 万美元 | 184 | 14300 | 24167 | 50000 | 30 |
随州汽车产业利税合计 | 亿元 | 1.4752 | 11.51 | 21 | 52 | 35 |
随州专汽产能 | 万辆 | — | 9 | 14 | 28 | 25 |
随州专汽产量 | 万辆 | 1.37 | 7 | 11 | 21 | 25 |
随州专汽产量占全国专汽产量比重 | % | 3.55 | 5.04 | 5.97 | 7.14 | — |
附表2:
随州市专用汽车产业“5432”服务体系建设
类别 | 建设任务 | 目标 | 责任单位 | 参与单位 |
2项活动 | 中国(随州)国际专用车博览会 | 国际级 | 市经信委 | 市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质监局、公安局、工商局等 |
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发展论坛 | 国际级 | 市经信委 | 市发改委、科技局、商务局、质监局、公安局、工商局等 | |
3个基地 | 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 | 国家级 | 市科技局 | 市商务局、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等 |
国家汽车及零部件出口基地 | 国家级 | 市商务局 | 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 | |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基地 | 国家级 | 市科技局 | 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国税局、地税局等 | |
4个中心 | 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技术中心 | 省级 | 市科技局 | 市发改委、质监局、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等 |
湖北省专用汽车质量检测中心 | 国家级 | 市质监局 | 市发改委、科技局、国土资源局、经信委、财政局等 | |
中国(随州)专用汽车博览中心 | 省级 | 市经信委 | 市发改委、科技局、国土资源局、财政局等 | |
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物流中心 | 省级 | 市发改委 | 市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商务局等 | |
5个平台 | 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设计服务平台 | 国家级 | 市科技局 | 市发改委、国土资源局、经信委、财政局、质监局等 |
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信息服务平台 | 省级 | 市经信委 | 市发改委、国土资源局、财政局、质监局、工商局、商务局、科技局、随州出入境检验检疫办、电信公司等 | |
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营销服务平台 | 省级 | 市商务局 | 市发改委、经信委、财政局、工商局等 | |
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金融服务平台 | 省级 | 市人民银行 | 市工行、农行、建行、中行、农发行、信用联社、财政局、经信委等 | |
湖北省(随州)专用汽车人才服务平台 | 省级 | 市人社局 | 市科技局、随州职业技术学院等 |
附表3:
“21331”工程重点培育企业
产值指标 | 家 数 | 企业名称 |
100亿元 | 2 | 湖北齐星、恒天汽车 |
50亿元 | 1 | 湖北程力 |
30亿元 | 3 | 重汽华威、全力机械、厦工楚胜 |
20亿元 | 3 | 东风随州专汽、航天双龙、三环铸造 |
10亿元 | 10 | 东风车轮、江南东风、成龙威、湖北合力(华星)、新中绿、奥马专汽、大力精功、奥龙专汽、神马齿轮、亿丰型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