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张璐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专汽产业转型升级,走高质量发展之路的建议》提案收悉,您的建议对推动专汽行业高质量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感谢您对随州专汽行业发展的支持和关注,现就有关问题答复如下:
一、夯实专汽产业根基,行业规模全国领先
近年来,我们加强产业规划研究,出台了《随州市专汽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2023—2025年)》《以供应链平台建设推进专汽产业转型升级的指导意见》《随州市专汽产业智能制造提升行动实施方案》等政策文件,密切与电动汽车百人会等国内顶尖智库合作对接,编制完成《随州市专汽产业新能化智能化转型发展研究报告》和《随州市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报告》,为专汽产业转型升级提供智力支撑;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年均新增专汽资质企业8家左右,全市专汽资质企业总数达91家;省级及以上专精特新企业总数达70家。2024年全市专用车产量16.4万辆,在全国市场占有率达14%。
二、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新质生产力稳步发展
齐星公司牵手依迅北斗、华中数控成功研发“无人机+应急车”复合装备,实现“空地协同”救援突破,宁德时代、时代电动与星辰汽车签署合作协议,分布式电驱动桥生产线落户曾都区,填补国内高端底盘技术空白。程力专汽、神百汽车两家专汽企业入选2025年度湖北省先进级智能工厂名单,全市专汽行业省级智能工厂达到11家;程力集团、许继三铃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程力集团入选国家级5G工厂名录,实现随州“零的突破”,泰晶科技成为我市首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
三、构建链式发展格局,积极锻长板补短板
移动应急装备集群纳入国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建成国家专用汽车车载装置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应急装备检测研发基地、国家无线电监测检测中心随州基地等“国字号”平台,为随州乃至全国提供集检验检测、场景应用、技术咨询于一体的全链条服务。建设随州国家专用车供应链平台,推动供给与需求良性互动,截至目前,平台已注册入驻企业219家,其中本土企业130家,外地零部件企业89家,发布产品信息418条,对接需求263个,入驻金融机构13家,推出金融产品40余款。用户累计访问量达1.6万次,钢材、零部件集中采购取得突破,线上撮合交易金额突破1.2亿元。
四、举办专汽行业盛会,提高随州专汽美誉度
2024年举办了随州市文旅装备展、全市专汽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大会、随州专用汽车产业供应链博览会暨专汽零部件交易会等多项活动,齐星集团、威尔特芬等4家企业18台特色精品房车参与洪山风景区房车展,受到湖北省户外体育运动会参会人员高度评价,有效提升了随州房车品牌知名度,收到震撼性效果和社会好评;今年5月20日,随州市“2025专用汽车暨应急产业发展大会”开幕,吸引了全球200余家参展企业,展览面积达2.5万平方米,发布随州市专用汽车“八大金刚”明星产品,集中展示专用汽车、应急装备、新材料等领域的创新成果,搭建了全球行业技术交流与商业合作平台,全网点击量超500万次。我市多次举办行业盛会,擦亮随州“中国专汽之都”的金字招牌,为专汽行业转型升级注入强大活力。
五、加快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全球贸易一体化
2024年,全市专用汽车出口额达23亿元,同比增长107%,今年一季度,专汽及零部件出口增势迅猛,出口6亿元,同比增长107%。省委主要领导在省委办公厅简报《一季度开门红典型(特刊)》上做出批示,对随州多措并举助力专汽“出海”的做法给予肯定,表扬随州市在美国极限施压的态势下,应变识变、主动作为、灵活应对、效果明显。我们将抢抓国家“一带一路”及“双循环”战略机遇,积极对接全省“千企百展出海拓市场行动”,鼓励企业参加境内外高精尖展会,支持企业与央企国企开展合作,通过嫁接境外工程实现“借船出海”;支持企业在“一带一路”、中欧班列(武汉)沿线及欧美等主要出口市场和关键节点布局建设境外分销和服务网络,推动随州专汽产业链向海外延伸。
六、加强政企沟通,优化营商环境
市委市政府始终将专汽产业列为第一支柱产业,通过政策扶持、要素保障、创新服务多维施策,精准破解企业发展痛点,着力构建全链条产业生态,为专汽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市政府印发《关于财政金融联动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支持专汽产业扩能增效。财政部门加力惠企财政贴息,每年统筹资金2000万元,通过10倍放大规模,支持“产供强链贷”“产业升级贷”等四类专项贷款,用于支持专汽企业发展。去年12月我市召开第一届政企双月恳谈会,听取专汽企业意见建议和发展诉求,恳谈会结束后,各相关部门积极主动清单化认问题,节点化制定解决的时间和路线,聚焦降成本、解难题、优服务、促公平,精准施策、用心服务,以一流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
下一步,随州专汽产业将围绕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轻量化、应急化、上装底盘一体化六大技术方向,走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