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销号公示-反馈意见(序号34)〕中央“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整改任务(序号34)整改情况公示 发布日期:2021-01-25 09:10 信息来源: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编辑:随州市经济和信息化局 审核: 经信局 字号:[ ]

根据中央、省、市关于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整改工作的相关要求,现将我市中央回头看及专项督察整改任务(序号34)整改情况公示如下:

一、反馈问题:持续推进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

二、整改目标:认真落实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湖北省打赢蓝天保卫战行动计划(2018—2020年)的通知》(鄂政发〔2018〕44号)要求,突出重点,补齐短板,持续深入开展大气污染防治相关工作,大幅减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进一步明显降低细颗粒物(PM2.5)浓度,减少重污染天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明显增强人民的蓝天幸福感。 

三、整改措施:

1.深入实施《随州市污染防治攻坚战工作方案》《随州市打赢蓝天保卫战工作要点(2019-2020年)》工作部署,持续推进两禁(禁鞭、禁烧)、三控(严控施工扬尘、严控道路扬尘、严控燃煤锅炉)、四治(工业大气污染治理、机动车〈柴油货车〉排气污染治理、烧烤油烟污染治理、油气回收治理)大气污染专项整治行动,进一步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加大工业污染、面源污染、移动源污染治理力度,开展挥发性有机物治理攻坚行动,完善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持续改善全市空气环境质量。

2.落实政策激励,对实施重大节能减排技术改造的企业,由受益财政按照节能减排设备投资额的3%兑现奖补。严格控制新增落后产能,有序推进高耗能、高污染企业的关停并转,坚定不移地推进去产能工作。壮大高新技术产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加快先进适用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推广应用,认真落实《随州市鼓励自主创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实施办法》《随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炎帝人才支持计划加快创建经济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示范城市的意见》等鼓励科技创新的系列政策,激励企业引进应用大气污染防治先进科技成果,按企业引进高校院所科技成果交易额的20%给予补贴。对大气污染防治企业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省级研发平台建设、专利申报给予相应奖励,促进提升随州大气污染防治技术水平。

四、整改完成情况:

1、推进重点行业(VOCs)污染整治,确保大气环境优良。一是全面推进汽车行业VOCs污染整治。今年6月,组织召开全市专汽行业挥发性有机物污染治理工作推进会,严惩非法改装,严厉打击环保信息不公开,排放标准不达标等问题;指导支持程力集团、齐星车身、湖北楚胜等一批骨干企业,开展材料及工艺替代工程,推广环保涂料应用。在整治行为的强力推动下,相关专汽企业高度重视,投入大量资金,建设了一批喷涂设施,扎实开展污染防治工作,目前在生产的专汽资质企业,均已按要求建成环保涂装车间或环保喷漆房。二是针对2019年城区部分区域空气异味扰民问题,市经信局召开局党组会议专题研究,按照陈书记督办讲话指示精神,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立工作专班,迅速与涉污企业对接,并配合环保等部门,第一时间深入相关化工、食品等重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整改督办。犇星化工投资500多万元对厂区废气开展深度治理;湖北正大签订环保设施改造合同,增加除臭设施和在线监测设施;新成皮件新建污泥压泥机房。

2、以产业政策为导向,依法依规全面整治 “散乱污企业。一是制定并实施2020年度《湖北省依法依规推动落后产能退出工作方案》,严格按照综合标准依法依规有序推进,促使一批能耗、环保、安全、质量、技术达不到标准和生产不合格产品或淘汰类产能依法依规关停退出。受市场需求萎缩、政策风险叠加及企业经营成本居高不下等多重因素影响,一批落后产能被市场化解,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经过转型升级具有竞争力的企业。二是牵头推进中心城区零星工业企业退二还三工作,主导搬迁了随州市世力达生物科技公司、随州市圣民药品包装有限公司、随州市育才印务公司、随州市卫东化工公司等企业。中心城区范围内零星工业企业只减不增,停止一切新、改、扩建行为,有序推动中心城区工业企业外迁和向园区集中布局的工作。三是积极与各县市区对接,对不符合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产业布局规划的企业;不符合产业政策、应办而未办理相关审批手续、违法违规建设、违规生产经营以及擅自改变地上附着物性质进行非法生产的企业和工业摊点、小作坊;无环境污染防治措施或者污染防治设施不完备、无法对产生的污染物进行有效收集、无组织排放严重的企业,以及污染防治设施不具备达标排放能力的企业。配合生态环境部门,根据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实施分类处理。

3、抓住发展机遇,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一是大力发展新兴产业。突出高质量发展,选择5G及配套零部件(泰晶科技、毅兴智能)、生物医药(健民集团)、应急救援装备(程力、齐星、江南等)、新型功能材料(金龙新材料)、资源循环利用(金环水泥)、清洁能源、新能源专用汽车等领域作为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发展方向。坚持以品质随州为引领,围绕6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产业结构调整,重点打造应急产业、地铁装备、香菇产业、编钟文化产业四大产业基地。相继出台实施方案、发展规划,策划投资项目300多个,总投资近千亿元。对从事新兴产业的传统转型企业、龙头企业、潜力企业,给予重点扶持。二是加快传统产业技术改造。认真研究出台《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关于扎实推进百企百亿技改工程的通知》,全力推进工业经济发展提质增效升级。市政府对实施机器换人的企业,按设备购买价值5%的比例给予了配套资金支持,齐星车身、东风车轮、品源现代、裕国菇业、江南专汽、华龙车灯等50多家企业实现了机器换人,毅兴智能、恒天新楚风、泰晶科技等6家企业入选全省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泰晶科技获批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2019年,将湖北毅兴智能公司年产480台数控刀塔式车库和20台卧式加工中心项目等80个5000万元以上重点项目纳入项目库,争取省级传统产业改造升级专项资金2221万元,同比增长38.7%,在年底前资金迅速全部拨付县市区和企业。全市共59个对我市工业投资、工业技改投资贡献大、在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方面起到引领示范作用的优势技改项目通过设备补贴、项目贴息、万企上云等方式获得资金支持。三是加大环保设备投入。湖北楚胜投入333万元,新上环保喷漆设备;方正建材投入154万元新上除尘设备;金龙新材料投入86万元购买油烟净化设备。四是充分发挥政策激励作用,出台《随州市支持民营经济发展二十条措施》,对新上节能减排项目的企业予以补贴,支持企业绿色发展。推动水泥、钢铁等工业窑炉、高炉实施废物协同处置,加快上下游产业资源循环利用。随县金环水泥投资4800万元的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生产水泥和混凝土及砂浆项目,该项目自投产以来,解决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工业固体废物和建筑垃圾,共处理建筑垃圾20余万吨,生产再生砂石及砂浆15万吨,生产混凝土9万吨,实现产值9000万元,利税1000万元。

五、下一步持续深化整改措施:

我局将始终坚持推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战略定力,坚定不移引导我市工业经济走持续优化产业结构调整的高质量发展之路。

如果公众对该问题整改公示有异议,请在公示期间(2021年1月25日-2021年2月1日)向市经信局办公室反映。

联系人:龚剑华    0722-3596561

随州市经信局

  2021年1月25日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