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李丽娟委员:
您好,您提出的“关于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中医药产业融合发展的建议(第25009号)”收悉。
该提案深刻把握了当前产业变革趋势,精准指出了我市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所在,对于推动我市中医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提升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您的建议思路清晰、措施具体,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为我们下一步工作提供了宝贵参考。经认真研究,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包括中医药产业在内的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将“智改数转”作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并积极在中医药领域布局。
一是强化财政金融政策支持。积极落实省级智改数转政策基础上,推动市政府出台财政金融联动25条惠企政策,明确智能工厂、5G工厂、无人工厂、两化融合等支持企业智改数转奖励政策,加快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统筹2000万元资金池,通过政银担联动放大10倍,用于支持“产供强链贷”“科技创新贷”等企业贷款贴息,缓解企业转型资金压力。
二是推动企业数字转型增效。邀请省级技术专家入企对企业数字化转型工作进行一对一辅导,组织健民药业等中医药企业参加4月19日省厅组织的工业领域数据安全培训和5月29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培训(黄石站),帮助企业打破认知壁垒、获取前沿知识、汲取同行经验,从而加速转型落地。支持中医药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建设,指导企业按照5G工厂建设指南完善5G工厂建设,健民药业成功申报国家级5G工厂名录和省级5G工厂,新建的全自动化车间成功入选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广仁药业申报今年的无人工厂项目,正在等待省厅评审。
三是优化人才引育机制。精准落实人才政策。主动对接企业摸排“炎帝人才卡”申领对象,开展人才体检慰问活动,引入省级“科技副总”进驻我市中小微企业,为企业传技术、解难题、搭平台、聚人才。组织企业参与随州人才周示范、产学研对接等活动,联合市人社局等开展“才智相随”武汉、兰州等地重点高校招才引智活动,促进人才交流、技术合作、项目落地。组织企业参加第九届“创客中国”大赛湖北省决赛及第六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随州市选拔赛,为我市企业进一步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筑牢根基、发掘本土创新性人才搭建桥梁。
四是深化平台支撑建设。推动工业互联网平台、专汽供应链平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平台“三大平台”一体化融合建设,以工业互联网平台作为数字“底座”,着力打通平台壁垒、优化服务流程,聚焦赋能企业数转升级,完善平台生态应用,汇聚专家智库,为企业提供小轻快转型产品和数转服务,破解“不敢转、不会转”难题。支持健民建设了面向中医药行业的工业互联网平台,该平台入选省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有效服务我市中医药企业智改数转。
五是布局智算中心建设。推动湖北移动在我市投资建设本地智算节点。总投资2.03亿元。分3期部署600P混合双平面算力,其中一期100P算力预计今年9月建成,建成后随州将成为继武汉、宜昌、恩施、十堰之后,全省第5个具有智算中心的市州,能为随州企业提供充足的智算资源。组织企业参加DeepSeek大模型应用培训,帮助企业有效提升各类数据处理效率和分析能力。
二、下一步加大支持力度的具体措施
针对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结合我市实际,我们将进一步聚焦中医药产业特点和发展需求,采取以下措施,加大企业智改数转支持力度。
一是强化技术支撑体系。 支持建设面向中医药行业的区域性、行业级工业互联网平台,提供设备连接、数据采集、工艺优化、质量管控、供应链协同等共性服务,降低企业转型门槛和成本。鼓励和支持本地信息技术企业、通信运营商聚焦中医药细分领域,开发或引入适用性强、性价比高的智改数转解决方案或数字化产品,纳入工业互联网平台资源池并重点推介。
二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在即将开展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中,遴选优质数字化转型服务商,为有需求的重点中医药企业提供免费或优惠的智改数转诊断服务,量身定制转型路径图。探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向市财政持续争取配套资金政策,对智改数转、上云用云等标杆企业、优秀服务商等进行奖补。
三是加大项目申报力度。支持健民药业等中医药企业申报数字孪生工厂、无人工厂等省市有资金奖励的项目,指导企业开展两化融合管理体系升级版、数据管理能力成熟度(DCMM)等数字化转型相关国家标准贯标,引导企业通过贯标打通数字化“断点”,助力企业降本增效。
四是推动数据开放共享。聚焦数据“聚、通、用、管”各环节,持续扩大政府数据资源开放,推动医疗、教育、制造等领域数据向企业开放。优先推进医疗高质量数据集建设,为企业模型应用训练、推理、调优提供所需的高质量数据。
您的提案为我们深入推进中医药企业智改数转工作提供了重要动力和方向指引。以上答复意见,我们将在后续工作中认真吸纳落实。欢迎您继续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共同推动我市中医药产业在数字化、智能化浪潮中焕发新活力、实现新跨越。